-
脊骨神經科是否專科?
脊醫是獨立的醫療體系,有別於西醫醫療體系,現時香港政府承認脊醫、西醫、牙醫及中醫同為四大註冊醫生之醫療體系
-
我早前已在西醫醫務所照X-光片,但他說我完全沒有問題?
西醫解釋X光片是用病理導向的,如果沒有出現骨裂、骨折或癌症等情況,便算正常。而脊醫則是用機械性及結構性導向,配合觸診重點找出錯位的脊骨,並加以矯正。
-
脊醫會否用儀器來調整脊骨? 期間會感到痛楚嗎?
脊醫主要用雙手高速度,低振幅及準確地調整脊骨錯位,視乎脊椎情況及年齡適量地用專業儀器替代。視乎個人情況,調整脊骨通常是不會感到痛楚,當脊骨錯位回復正常的位置後,您便會感覺到身體的壓力得到釋放,並感到輕鬆和舒服。
-
幼兒及長者的脊骨特別脆弱,矯正時會否弄傷?
不論甚麼年齡,所有人脊骨都會有錯位。矯正脊骨時是不需要用高強度力量,所以脊骨絕對不會受到傷害。同時脊醫也會按著幼兒及長者的需要,運用其他輕力度的治療方法矯正脊骨錯位。
-
我女兒今年3歲會有脊骨錯位嗎?
會的。在嬰兒出生過程中,要把嬰兒從出生管道拉出或吸出,往往會令嬰兒出現第一次的脊骨錯位,對於柔軟和幼嫩的脊骨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創傷。當嬰兒開始學行,跌跌碰碰,也會導致脊骨錯位,但父母因為不知情下而忽視脊骨錯位的影響,如不加理會日後可能影響肌肉、骨骼及神經系統的發展,因此早期的脊骨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許多脊椎的毛病。
-
我兒子患有脊骨側彎,會與書包有關係嗎?
是會有關連的。如書包重量集中在單肩(如左肩),頸至膊頭的肌肉會因受壓而繃緊。如我們長期使用這個姿勢,引致姿勢性脊柱側彎的機會會增加。
對於『結構性』脊骨側彎的患者,書包本身不是引致他們脊骨側彎的主要成因。如我們選用『雙肩』背囊式書包,但因我們脊椎是3D活動的,若書包過重,脊椎會因受壓力太大而引到脊柱側彎、駝背等姿勢問題。
-
矯整脊骨時發出的啪啪聲,是甚麼聲音來的?
當矯正脊骨時,將關節內氣體迫出,因此有時會產生啪啪聲,但並不是每一次治療也會發出聲響的,所以不需要追求這些聲音。
-
我懷孕時期有腰背痛的問題,但孕婦可以接受脊科治療?
脊科治療絕對適合孕婦,脊醫會使用特別矯正床,中間部份可以調低,所以絕對不會影響胎兒。
-
骨刺是否定會刺到神經線?
一般人往往以為骨刺是刺傷神經線,引起痛症的源頭。其實骨刺只不過是骨質增生現象,是關節功能及結構失調時(脊骨錯位)的後果。若骨刺的生長位置不是貼近神經線,那骨刺便不是痛楚的源頭。
-
我已完全康復,為何脊醫還要我每月定期接受脊科治療?
在生活上就算簡單坐立、行走,你的脊椎是經常處於在不同壓力的狀態下。另外,不當的抬物動作、不良的姿勢、意外、跌倒、碰撞及其他原因皆可干擾脊椎的張力。我們追求真正的健康不單止是遠離疾病,還要定期調整脊骨錯位才可增強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免受干擾,並增加身體抵抗力。
-
脊科治療需要打針及食藥嗎?
打針及食藥只能夠發揮短暫止痛效用。相反地,脊醫強調只用手,不需打針吃藥。人體是有其自身自然適應及復原的能力,但當脊骨出現錯位壓著神經時,身體便會發出各種健康問題警號, 因此透過脊科治療,令神經系統回復正常運作,讓身體自我修復。當壓著神經的骨節矯正後,症狀也隨之減輕甚至消失。
-
我接受脊科治療數次後,痛症已經紓緩了,是否不用繼續調整脊骨?
一般來說 ,脊科治療是分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密集式治療,目的是消除痛楚,但當痛楚消失,並不代表脊骨已完全回復正常,繼續調整將會進入第二階段,目的是強化肌肉及維持脊骨正常弧度,第三階段便是保健期,目的是確保脊骨神經系正常;因此當痛症消失,仍需要繼續調整脊骨。
-
脊科治療和物理治療是一樣的嗎?
脊科治療並不是物理治療。不同之處包括:
- 脊醫是可以作診斷,而物理治療師只可以對疾患作出評估。
物理治療師提供肌肉、骨骼的康復性治療,使病人的活動能力加強。
- 脊醫則是唯一專門找出及矯正脊骨錯位的專業醫學,從而令人體的體質得以改善及鞏固身體的機能。
- 脊醫是香港四大醫療體系之一,而物理治療師是附屬西醫醫療體系中的一項醫療服務。
-
脊科治療是要多久做一次才會有效呢?如我按時做治療,要多久才能完全康復呢?
治療初期一般我們會建議病人隔數天覆診一次。特此強調,每一個症狀所需要的復原時間都不一樣。病人的配合度、休息的時間、工作的狀況、自我保健的意識及病症嚴重的程度等都非常密切關係到康復進度及治療的效果。
-
甚麼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是位於脊椎骨與脊椎骨中間一種軟骨般的構造。它的功用就好像氣墊鞋的氣墊,可以緩衝在工作或運動時,身體用在脊椎上的壓力,避免脊椎因為過度使用而受傷;椎間盤如果受到不正常的擠壓,就可能會往外突出,也就是所謂的「椎間盤突出」。